ECMO普遍的问题解答

来源:安博体育群    发布时间:2024-06-06 09:23:17

  ECMO(体外膜肺氧合)俗称“叶克膜”、“人工膜肺”,是一种人工心肺机。它主要是通过把患者静脉血。

详细介绍


  ECMO(体外膜肺氧合)俗称“叶克膜”、“人工膜肺”,是一种人工心肺机。它主要是通过把患者静脉血引出体外,模拟肺循环将其氧合,再将氧合后的血液输回体内,实现跳过心肺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其目前大多数都用在为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以维持患者生命。

  在德国,平均每2万至4万人拥有一台ECMO。在美国,根据国际体外生命支持组织(ELSO)的数据,提供ECMO服务的医院数量从2008年的108家增加到2019年的264家”。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2018年的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我国有260家医院可以做ECMO。但即使加上近期从国外紧急采购的ECMO,全国仅有500台左右,相当于平均每280万人拥有一台ECMO。

  (1)技术门槛高,关键材料和技术尚未掌握。这中间还包括离心泵(人工心)、氧合器(人工肺)。

  离心泵(人工心):新一代离心泵的核心是磁悬浮技术和高效叶轮的设计,难点在于如何在提高泵血效率的同时降低泵头对血液的破坏和损伤,这需要精细复杂的生物医学工程技术支撑。

  氧合器(人工肺):而在氧合器的研发中,关键材料是聚甲基戊烯(PMP)的中空纤维膜,能够让氧气高效进入血液,代肺部的气体交换功能。这些都有待科研攻关突破。

  (2)适合使用的范围限定、市场需求少。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ECMO上得早,治愈率高,花费低,但在现实使用中,它却几乎全是在抢救极危重的患者。此外,即使花费十几万使用ECMO,“起死回生”的成功率也不是十拿九稳,医保还不报销,患者家属一定要考虑“人财两空”的现实问题。这样一些问题直接引发了ECMO市场需求少,进而影响到上游厂家的规模、价格和技术发展。

  (3)上下游产业链不协同、研发处境难。ECMO这样的医疗器械研发的周期短则数年,长则几十年,而企业很难这么长时间持续烧钱攻关某一个产品。在国外的产业体系已经很成熟的前提下,我国的自主研发需要“突破重围”。

  据新华网《救命神器”ECMO国产化难在哪儿?》报道,目前ECMO国产化已取得一些进展。深圳汉诺医疗依托中德联合研发团队,经过3年科研攻关,已设计出氧合器和离心泵,目前完成了包括氧合器、离心泵和系统主机在内的整套设备的功能样机的设计定型。

  ECMO在临床上一般适用于以下方面:①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②急性严重心功能衰竭患者;③急性严重呼吸功能衰竭患者;④其他严重威胁呼吸循环功能的疾病;⑤支持,等待供体。

  ECMO支持没有绝对禁忌症,只有相对禁忌症,包括不可治疾病、活动性出血、严重意识障碍、高龄等等。

  ECMO使用包括安装、维持和撤出。安装和撤出ECMO的期间都是会进行麻醉的,因此正常情况下不会疼痛,此外在术后也会持续进行镇痛,不会有明显的疼痛感,而患者醒来后,全身的不适和置管部位的疼痛感是不可避免的。ECMO维持期间,患者一般应为麻醉肌松状态,但如果患者配合也能保持清醒状态。

  ECMO兼具心脏和肺脏“血泵”和“氧合”两种功能,并成功克服了体外溶血、凝血等难题,可以轻松又有效的改善低氧血症、给予有效的循环支持、避免长期高氧吸入所致的氧中毒、避免机械通气所致的气道损伤、对水电解质进行可控性调节、长期支持性灌注为心肺功能恢复贏得时间。

  在最近抗击新冠疫情的时光里,ECMO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被临床医生形容为救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最后法宝”,也被纳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冠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之中。

<

Copyright © 2014-2022 安博体育群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20037076号